分类目录归档:互联网

互联网

一个密码改变了我的人生

英文原文:How a password changed my life.

接下来的故事,发生于沮丧和幸福之间

  “她怎么能对我做出这种事?”这个问题不停在我脑海里盘旋。一刻也不停,每天每刻。

  在 2011 年,那时候渐变还很流行,iOS 的图标还有点理智,大家都还用体香剂,而我正深陷在沮丧的情绪中。我离婚了。

  幸运的是,我还是足够理智(还有一群了不起的朋友)。所以我找了些方法来维持下去。

  有天我到办公室,开启电脑准备一天的工作。事情都很顺利,直到我看到这条消息:

你的密码已经到期,点击“更改密码”设置新的密码

  卧槽。我当时以为“更改密码”是别的什么设置。

  我看着这个愚蠢的消息,好像有个愤怒的老奶奶在我耳旁絮叨:这该死的密码到期了。

  在我的公司,IT 管理设置微软 Exchange 服务要求全球上千的同事更改密码。每 30 天一次。

  狗屎的是:服务器强制要求至少一个大写字母,至少一个小写字母,至少一个特殊字符和至少一个数字。而且这堆麻烦的东西还必须超过 8 位。还有,过去三个月内的密码不能重复!

  那天早上我真是气炸了。上午 9 点 40 分,礼拜二。相当热的一天,我到公司的时候已经满身是汗,而我还得去工作。我迟到了,我还带着机车头盔。我好像还没吃早饭。嘴里一股类似香烟的味道。我必须得在早上 10 点的会议前把这个混蛋问题给解决了,而我面临的是浪费的大把时间。

  来看看吧…输入框带着跳动的光标,等着我输入一个要连续输入 30 天的密码,一天要输入无数遍的密码。

  好吧。摆脱这些挫折的事,我想起从前领导?Rasmus?学到的一个方法。他成功的将待办清单和密码结合起来。而我要试试增强版。

  我要用一个密码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显而易见,如果维持那时候的生活习惯和状态,我几乎没有办法完成任何事。当然,我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或者要达成什么来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们通常会对它们视而不见。

  我的密码可以作为一个暗示。我的密码能提醒我不要再让自己作为分手的受害者,而我足够坚强来做些什么。

  我的密码改成了:“Forgive@h3r”

  开会的时候我一直在回想自己刚刚做的事。好像有些什么东西给我的脸颊画上了一个微笑。

  剩下的一周里,我每天都要重复输入这个密码。每次我的电脑锁屏,每次我的屏保(她的照片)出现,每次我孤零零吃过午饭回来。

  我觉得给自己释放了一个咒语,我不是在输入密码,而是在不停提醒自己“Forgive her(原谅她)”。

  这个简单的行动改变了我对前妻的态度。不停地重复提醒我去原谅她,让我能够接受婚姻结束的事实,并能够拥抱新的生活,坦然面对沮丧,不再沉浸其中。

  接下来的日子,我的状态大大提升。第二周末,我发现密码的效率下降了,开始失去了效果。我重新释放了这个“咒语”。在我每次输入密码的时候,想着我原谅她。那种治愈的效果马上就再次生效。

  一个月后,亲爱的 Exchange 服务器又问我改密码了。我想了想下一件应该做的事。

  我的新密码是Quit@smoking4ever

  猜猜看发生了什么?我了个去,我第二天就戒烟了。几乎没人相信我是这么做到的。我试过各种书、电子香烟、膏药等等,都没用,但是这个小戏法就起到了效果。

  这个密码在那个月相当令人难受,但每次我输入这个声明,都是让我在脑海里对自己呐喊。这不断激励我完成每个月的目标。

  有一个月过去,我的密码改成Save4trip@thailand

  想想我三个月后去了哪儿?泰国。

  还有些结余。

  看到这些积极的肯定和提醒是如何帮助我物质化每个月的目标,帮助我保持能动性和积极性了吗?我们得承认:找出下一个目标不是容易的事。有时候发现我们需要改变什么,或者我们往哪个方向继续不是件容易的事。

  密码用最简单的形式让你在数字世界达到一个目的地。比如拷贝一个文件、解锁电脑、发个邮件。这种微成就,这种“神秘咒语帮助我搞定事情”的想法能够帮助建立起不断激励你保持专注于每月目标的动力。这种不起眼的习惯改变了我。

  就这样,我发现如果我用正确的方式,真的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我正是这样月复一月,取得了了不起的结果。

  下面摘取一些我在过去两年用过的密码,让大家了解下我的人生都发生了哪些改变,多亏了这个方法:

  • Forgive@her 致我的前妻,让我开始了这段旅程。
  • Quit@smoking4ever 奏效。
  • Save4trip@thailand 奏效。
  • Eat2times@day 呃,没用,还是很胖。
  • Sleep@before12 奏效。
  • Ask@her4date?奏效。我又恋爱了。
  • No@drinking2months 奏效。感觉棒极了!
  • MovE@togeth3r 奏效。
  • Get@c4t! 奏效。我们养了只超级可爱的喵星人。
  • Facetime2mom@sunday 奏效。我每周都和妈妈通电话。

  上个月我用得这个:

  • Save4@ring?嗯哼。人生又要进入新的篇章了。很快。

  现在我每个月都有些小期待,每个月都能更改一次密码,进入下一个专注阶段,来激励我搞定下一件事。

  在过去的两年间,这个方法对我一直奏效。我和几位亲密的朋友和亲戚分享了它。我想这种小习惯可能不是什么重大突破,但它确实对我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在这里向大家分享这个方法。

  不妨试一下。带着正确的心态和态度,写下写这些声明,你会改变你的生活。

  当然,处于安全的考虑,试着一些复杂的描述。使用一些符号或者数字,让密码长一些,在密码的最开始或结尾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处理。S4f3ty_f1rst!(安全第一!)

  记得把这个方法告诉其他你觉得可能需要的朋友们。

  2014 年 6 月 21 日更新:她说“我愿意”。

来自:?jianshu.io

在程序员的眼里,用户是这样使用他们开发的软件的

我曾经说过,程序员不是一般的人,是具有某种超能里的人。但问题是,程序员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特异功能,在他们的眼里,会认为自己很普通,跟常人一样,所以,程序员能做到的事情,其他人——比如他们的客户/软件用户——也应该很容易做到。但事实上,由于大部分人——绝大部分人(包括软件开发公司的客户/购买软件的用户)——都是电脑小白(对电脑知识/计算机知识/软件知识知之甚少的人)。一个对于程序员来说很显而易见的软件操作,换成让用户来操作,就会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这让程序员非常痛苦。
记得有一次,一个客户打电话给我,说他电脑桌面上的大e找不到了,我没听懂,什么大e找不到了?客户解释说:就是那个长的像大个儿的英文字母e的图标找不到了。我倒。终于明白了他指的是桌面上的 IE 浏览器的图标不见了。
还有一次,有个客户提出一个需求,要求在页面上增加一个搜索功能,我问它,系统里有搜索功能,为什么还要在这个地方新增一个搜索功能,他说他要的不是那个搜索,他要的是在这个页面上搜在某个关键词。经过进一步的沟通,我明白了,他要的是浏览器上的快捷键 CTRL+F 的功能。
因为用户的这些特征,导致了程序员认为完美的程序,到了客户的手里,却变成极其难用的软件,投诉电话如乡下骂街的泼妇似的响个不停。而事后分析发现,根本原因都是应为程序员高估了用户对软件的掌控能力,低估了自己对软件的创造能力,于是导致了他们看这些客户使用他们开发的软件时,都是那样一种可笑的行为,如下图:
在程序员的眼里,用户是这样使用他们开发的软件的
在程序员的眼里,用户是这样使用他们开发的软件的
如果是脾气暴躁的程序员,遇到这种情况,难免会对着客户发一顿牢骚,而且,程序员的脾气一般都不是很好,所以,通常跟客户沟通时,项目经理一般都是跟着一起,以免事态激化。
用户虽然给程序员带来很多麻烦,但其实程序员的所有荣耀感都来自客户,因为只有客户用得满意,程序员才会有成就感。比如像下面这几个客户在使用一个新款软件时显露出来的表情,足够让一个处在北京重度雾霾的下午的程序员也能露出笑容:
用户在使用一款新软件时的表情
用户在使用一款新软件时的样子
程序员虽然脾气不好,但他们都是为工作着想,不带任何个人恩怨。当开发软件有紧急任务时,他们都是任劳任怨的加班加点,当在已经发布的软件中出现了重大 bug 时,他们都会深深在自责,会连夜赶制出紧急修复 bug,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让用户满意,他们会茶不思、饭不想、觉不睡。即使在实在没有短期内完整的补救措施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想出一些歪招,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案,让用户暂时度过难关。比如,下面就是一个紧急修复补丁:
紧急修复补丁
紧急修复补丁
用户应该体谅程序员。程序员的生活实际处在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中。编程不像其它行业,比如泥瓦匠砌砖,砌一层砖,墙就会高一次。但编程不一样,有时候一个程序员写了一天的代码,急得满头大汗,但开发进度未必就有所进展,有时候甚至还会倒退。软件编程是一个亦虚亦实的世界,有时候你搞不清一段代码为什么好用,有时候也会诧异由那样的代码构成的软件也能跑起来,正如下面这张图片中所示:
软件中有鬼
软件中有鬼
最后,说一下跟程序员打交道的一些注意事项。程序员因为整天和编程逻辑打交道,所以对因果关系特别敏感。如果你的话语的因果关系不是很明确,这会让他们感到疑惑,如果你的话语的因果关系不完整,这会让他们办错事。如果你的话中有if,最好后面用then做结束,或者用else给出选择,主语要明晰。如果不明晰,就会出现下图中出现的事故:
程序员是这样理解这个指示牌上的话的
程序员是这样理解这个指示牌上的话的
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你会理解我说的话。

苹果即将推出iRadio音乐流媒体服务

苹果在主要音乐团体的一系列处理后,推出其自己的音乐流媒体服务

与索尼音乐公司的交易意味着iPhone制造商现在有三组安排到位,扫清了道路,为它作出的一项重大周一公布。
该协议将载苹果的大肆宣传的“网络收音机”的服务,还设有音乐,环球音乐和华纳音乐,与现有服务,如Spotify和潘多拉的竞争。
iRadio服务预计将扩展的iTunes,将是一个由广告支持的免费服务,流音乐根据听者的偏好,根据他们现有的库。
苹果的音乐服务将用户现有的iTunes资料库的信息来预测他们可能会喜欢的其他音乐,唱片公司希望它也将鼓励人们要额外下载。
索尼报称耐致力于流媒体服务,并没有该标签将签署的iRadio时间为下周的全球开发者大会在旧金山,苹果有望推出该平台。黄奇帆周围的服务,去年以来已建立。谷歌推出了自己的音乐订阅服务“全通”上个月。
它可能还需要数周后,苹果公司宣布的iRadio平台准备向公众推出之前,建议。
苹果在音乐行业交易的谈判分别由埃迪,谁负责苹果的iTunes商店,App Store和iBookstore的,据说改进了早期的音乐公司提供。
主要音乐唱片抵制史蒂夫·乔布斯的iTunes音乐服务,并没有要签署新的音乐流媒体协议,可能会成为一个破坏性的先例数字音乐的计划。
环球音乐被认为是同意使用费为12.5美分,每100轨道流,广告收入的份额,一次性付款和最低保证金额。
上周末,华纳音乐的华纳Chappell的部门成为第一个音乐出版公司的iRadio同意交易。
苹果提供华纳Chappell的10PC广告收入的iRadio,这是双率最大的出版商赚取来自潘多拉。
苹果和索尼公司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百度诉360抄袭索赔50万

导语:百度与360是宿敌了,在360推出搜索后,二者矛盾日渐尖锐,二者对簿公堂,明争暗斗升级。前一阵,百度公司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360不正当竞争诉讼和侵犯商标的诉讼。北京一中院判决360败诉,要求360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连续15日在首页道歉声明,赔偿损失45万元;近日,百度诉360抄袭索赔50万,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京华时报讯(记者裴晓兰)记者昨天获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认为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360搜索网站,抄袭了百度站长平台的文档内容和格式,现已诉至北京西城法院要求索赔50万元。

百度诉称,百度站长平台于2011年9月16日在百度网站正式上线,其中百度站长平台帮助文档、百度sitemap工具帮助文档是公司创作的,旨在帮助广大第三方网站经营者创建和提交sitemap数据给百度站长平台的参考信息,具有独创性,原告依法对上述两个文档作品享有著作权。

2013年1月24日,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360搜索网站正式上线,在该平台使用帮助页面中,站长平台栏目项下的sitemap提交文档中,抄袭了百度站长平台帮助对应文档、百度sitemap工具帮助文档的文字内容和格式。

原告认为,奇虎公司未经许可、授权,抄袭其创作的文档作品并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构成了对原告著作权的侵权,由于原被告双方存在同业竞争,被告的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刊登声明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苹果未来将在流媒体服务中插入音频广告

消息称,苹果将在其即将推出的音乐流媒体服务中插入音频广告。这样一来苹果流媒体的商业模式将更类似于老牌音乐流媒体 Pandora,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音乐广播,但不允许用户搜索特定某一首音乐,并在音乐广播中插入音频广告,广告收益与音乐公司分成。音乐公司从 Pandora 广告收益中得到的分成是 4%,从苹果流媒体广告收益中得到的分成将会在 10% 左右。由于苹果在技术和用户基础方面的优势,苹果的流媒体广告将会比 Pandora 更具针对性。Pandora 依赖于用户注册信息中的性别、位置信息以及用户的听音乐习惯来为用户派发广告。苹果判断个性化广告的数据更加精确且丰富,比如苹果可以通过手机定位得到位置信息,可以从用户 iTunes 购买历史判定用户消费习惯。
传苹果将在下周 WWDC 上推出其音乐流媒体服务。

iOS 7将拥抱“扁平化”设计 抛弃拟物设计?

6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2013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逼近,苹果即将推出的最新移动操作系统 iOS 7 也备受关注。
iOS 7 今年最受注目的议题是:拟物设计(skeuomorphism)是否会随着苹果前iOS 主管 Scott Forstall 离职而消逝?被评价为沉闷的iOS 交给以“极简设计”闻名的设计总监 Jonathan Ive 主导之后,能否焕然一新?
拟物设计应用在UI上,这意味着一些看起来或使用起来很像现实世界中的相对事物。例如把电子书的翻页动作设计的像在翻真正的纸质书。
过去苹果推崇拟物的界面设计哲学,iPad 上的 iBooks、OS X 的 iCal 都是着名的拟物设计。拟物设计一直是 iPhone 的特色。例如在图标上大量加入阴影、渐变和玻璃反光效果,把一个平面的界面变得立体、真实。
但是自从2011 年起,不断有人质疑苹果的设计过时,认为苹果应该学习 Google,改用 Windows 8 非立体的、“扁平化”设计,如果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iOS 7的确是“扁平化”设计,不得不说,苹果开始“随波逐流”了。

雪球财经获得1000万美元投资


6月5日消息,雪球财经今天宣布获得1000万美元投资,投资方是晨兴资本和红杉中国。
北京雪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雪球财经)由离职的网易副总编方三文创办,2010年5月25日,雪球财经旗下美股资讯网站i美股上线,2011年11月1日,投资互动交流社区雪球上线。去年,雪球财经获得红杉中国2000万人民币的投资。
据方三文介绍,目前雪球财经团队有三十多个员工,投资互动交流社区雪球是公司专注重点,新的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和人力资源。

谷歌将面向专业创意人员推HTML5开发工具

北京时间6月5日早间消息,谷歌周二表示,该公司不久将推出专为“创意专业人士”打造的HTML5开发工具Google Web Designer。
谷歌称,Google Web Designer将在“几个月内”发布,旨在“让创意专业人士能够打造一流的广告产品,制作网站和应用等Web内容,我们将免费提供给他们。”谷歌是在周二有关DoubleClick广告平台的一篇博文中提到这一消息的,该公司发言人表示,Web Designer其实是一款独立产品,专门为创意机构和设计师量身打造。
谷歌指出,Web Designer将会同DoubleClick Studio和AdMob进行整合。业内人士认为,谷歌显然正在开拓“原生”广告市场,所以在Web Designer和DoubleClick之间建立联系,完全行得通。虽然谷歌方面表示Web Designer将专注于广告创意,但给人感觉这款工具的功能更多,并不会仅局限于广告领域。
Google Sites是当前谷歌唯一用于创建网站的服务,允许用户利用预先设置的模板,轻松创建最基本的网站和维基百科。但这款产品近一段时间并未做重大升级,因此Web Designer很有可能会成为Google Sites编辑们更为先进的替代工具。

移动广告业需向移动游戏开发商学习的三件事

注:本文作者为美国应用营销技术平台NativeX营销副总裁戴安娜·拉加图塔(Diana LaGattuta)

3月20日,我们将公司改名为NativeX,以反映我们所提供的原生应用内置广告(native in-app advertising,即与网站、App内容融为一体的广告形式)服务。如我所料,改名的当天晚上,我就收到一个在某移动广告技术公司任职的朋友发来的短信。内容大致是:“恭喜!不过你们应该知道‘原生(Native)’没什么规模吧?”
我最近8年一直在移动广告行业工作,一直在研究各种广告形式,希望找到一种真正适合移动平台的广告模式,让移动广告也能达到网络广告的规模。
在这个苦苦寻觅的过程中,移动行业几乎尝试了所有方案:通过运营商级的媒体、利用算法定向、为大品牌制作价格昂贵的华丽着陆页、使用地理定位数据、发展规划得当的媒体购买平台。企业都在努力探寻移动广告的盈利之道。
在此期间,他们通过广告交易市场投放了更多的标准横幅广告,这种模式不仅会压低广告费,点进率也低得可怜。这对广告技术公司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是无法获得数十亿展示量的独立开发者,就很难靠着这种模式生存下去。
与此同时,移动游戏却在悄无声息地重塑移动广告的面貌,盈利能力甚至超过了规模庞大的老牌内容发布企业。以下便是移动游戏公司探索出的模式:
移动游戏正在悄无声息地重塑移动广告的面貌。

移动游戏正在悄无声息地重塑移动广告的面貌。

1、没人喜欢横幅(banner)广告

除了依靠标准显示广告起家的广告技术公司,恐怕没人会喜欢手机屏幕底部的那种长方形小广告,也就是横幅广告。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根本不会点击这样的广告。

可以这么说,尽管这种广告的点进率只有区区0.5%,但实际上,这些点击更多地源于手指误点而非用户兴趣。另外,应用开发者也不愿意因为这种邪恶的广告破坏自己产品的美感。我们的眼睛早已习惯于忽略这种横幅广告,所以应该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变现一款应用——游戏开发商找到了这种方法。
移动游戏开发商已经通过原生广告机制将广告无缝整合到用户体验中,例如应用挖掘墙、植入广告,以及将游戏角色与原生插页式广告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更有创意的方式,消费者不仅会点击广告,还会实实在在地完成一些活动。
在玩家下载推广应用后,原生广告的互动率通常较非原生广告高出350%。

2、“免费增值”改变一切

没人愿意再花钱购买应用。
了解了这一趋势后,游戏公司首先开始通过“免费增值”(freemium)商业模式用免费应用赚钱。他们会免费提供游戏,然后鼓励玩家用虚拟币在游戏内购买道具或武器。不过,虚拟币未必非要用钱买,游戏开发商还设计了奖励广告模式,只要玩家按照要求与广告互动,便可赢得虚拟币。例如,如果玩家观看一段广告、免费注册一次试用机会、下载一个移动优惠券或是一款应用,便可赢得一些虚拟商品。
有人或许会问:为了赢奖励而参与广告互动的消费者,是否与完全凭兴趣点击广告的消费者一样有价值?答案是: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通过这种模式来推广产品的效果早已得到证实。
奖励广告的另外一个好处在于,消费者通常已经做好了接受广告的准备。这是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广告商赞助的内容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认为这是一种双赢方案。当消费者享受免费内容时,他们通常不会想到其实是别人在为内容买单,而是会想当然地将广告视为一种侵扰。然而,谁又能忘记,当有传言称Facebook可能会收费时,用户的那种愤怒之情?
借助奖励广告模式,广告与内容之间的交换将变得更加直白,让更多人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

3、品牌广告主也会来,但直接响应广告主才是关键

在21岁之前,美国人平均每人会玩1万小时的电子游戏。如果你熟悉《纽约客》的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和他的观点,肯定明白,1万小时(相当于每周工作40小时,连续工作5年)是熟练掌握一件事情所需的必要时间。按照这种逻辑,我们可能会看到第一代青少年游戏专家的出现。这也就难怪涌现出了一批试图改变用户行为的游戏。
移动游戏和其他娱乐应用正在逐渐成为大品牌的重要广告互动工具。
大品牌希望在这批富裕的年轻游戏专家考虑用哪家银行的信用卡、买哪款车、用哪款剃须刀时,向他们投放广告。这些品牌已经制作了一些专门的品牌游戏,以期吸引这部分人群,例如《Teen Vogue》的《Teen Vogue Me Girl》、迪士尼的Brave品牌版《神庙逃亡》和麦当劳的《Mouth Off》游戏。
在大品牌仍在渗透移动游戏行业的同时,多数交叉推广仍然在应用开发者之间展开。
广告一直以来都是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行业。我们在后台分析能力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以实现更好的广告定向能力。现在是时候对前端进行细致调整,设计出充分融入应用的原生广告体验。移动游戏行业正在推动这一创新,并扩大它的规模。
我们从中吸取的经验是:作为一个行业,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出比横幅广告更好的产品。原生广告的关键是提升广告主的价值,同时将移动平台变成应用开发者的一条重要成功道路。